什么叫切做法?
中医学在长期的经验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辩证施治理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病必求于本,调和阴阳,以求病情的恢复。如临床常见的阴寒证,若因其寒而予温之,因其虚而予补之,当其阴气内伤,失其柔韧之性,而出现筋痹、骨痿、肉悴、血凝之弊,则又应柔筋、通络、养血、缓急为治,所以说,治疗学的精髓在于“变通”。
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病证的产生,非一朝一夕之故,它们的发生、发展有其规律性的变化。所以在辩证治疗时,或补,或泻,或温,或凉,务必通变适中,使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畅,以达病之所除。
切药法则就是在辨病对症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及病情不同时期的特点,随症加减用药,称为切药。或因病邪盛而正不虚,直赴病所,药物量稍重,亦称紧药。反之,因病邪方轻,正虚不足,难以单凭药力祛邪外出,当减轻药味,稍佐养营之品,取药力稳妥,称为缓药。
对疾病治疗应掌握好“变”与“不变”的分寸。“不变”是指治病就要针对病证,对症下药,这是治病的基本原则,所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变”是指针对个人特殊状况,辨证施治,如个人体质、感受病邪轻重、有无迁延病史以及性情喜好等,让患者用药后达到最佳疗效。“紧慢相须”,紧者,指药量较为猛烈,急治其标,慢者,指药量相对减缓,缓治其本。
根据病势急缓、证候性质及药性确立适当的用药剂量,是方剂剂量分配的重要依据。如病情危急、变化迅疾而药性偏于温和者,剂量的分配宜重;病情进展迟缓、变化微小而药性偏峻猛燥者,剂量的分配宜轻。临证时还应考虑到患者年龄、体质及服药能力等因素,酌量增减。
剂量过重,药力强盛,易于摧枯拉朽,但病邪未必能除。剂量过轻,药力薄弱,迟缓无用,病邪易于旁逸,病变恶化。
用药量重,并非要大量的药物,重在用药对头,针对性强,有的放矢,用药量少,也可见奇效。中医治病贵在对症,用药更要对准病证,药未对证,量轻无效,量重也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