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不好吃什么菜?
作为儿科医生,我遇到过很多家长询问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 在临床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药食同源”的认识不够充分,经常混淆概念。 事实上,药食同源是来源于清代医书《药性歌括四百味》,里面收录了100种药物,这些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都是前人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得来的,非常有参考价值。 而药食同源的概念最早应该来源于《素问·五脏别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虚邪焉,邪不侵则病自除焉。” 古人认为,如果能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饥饱合理、不偏食、不挑食,再适时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那么就可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古代人就非常注重营养均衡,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满足个体对营养的需求。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6类营养素。要想均衡饮食,就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要充足,同时蔬菜、水果等也要适量摄入。
对于脾胃不好的孩子来说,最好能请专业中医师诊断后,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制定个体化的调养方案。 这里分享一下我经手过的一些案例:
【案例一】 这是多年前一位母亲带着6岁的儿子来看病,宝宝脸色青黄、身材瘦小,母亲说孩子平时不爱吃饭、容易腹泻,我检查发现宝宝的舌头边沿有一层淡淡的齿痕,舌苔白腻,询问后得知宝宝平素有偏食的习惯。
我给孩子开中药调理的同时,还嘱咐家长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疏通肠道、增加食欲。经过半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宝宝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父母特别高兴,坚持给宝宝服药并调整饮食结构,半年后宝宝长得白白胖胖的,脸上也有了红润的血色,再也没有出现过腹泻的情况。
【案例二】 这个案例是我最近治疗的一位小姑娘,7岁,体重24kg,身高130cm。由于平时挑食、厌食,加上妈妈患有甲亢,所以小姑娘的胃口一直不大好,人瘦小,毛发枯黄。就诊时,小女孩精神差,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平时爱哭闹,食欲欠佳,大便干结如球,舌红苔薄。我判断孩子是脾虚失运(消化功能紊乱)所致的营养不良,遂给予健脾开胃、消积导滞的药物治疗,并指导家长改变喂养方式,多让孩子运动,调节胃肠功能。经过十天的药物治疗,小朋友的胃口大增,粪便软嫩有香气,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身体也逐渐长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