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夏有什么作用?
1、清解暑热。中暑常常发生于高温、高湿和强烈的热辐射环境里。当人体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劳作或者停留,出汗过多而饮水不足,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是夏季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中暑的病人往往表现为头晕、身热、心烦、口渴、咽干、皮肤发热、面红目赤,严重者会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不止、手足抽搐等症状。治疗中暑可选用藿香正气类制剂、十滴水。
2、祛除湿邪。湿害人体有内外之分。外湿主要是由于露卧当风,或涉水冒雨,或屋居潮湿等外界环境造成的湿邪入侵人体。内湿主要是因于恣食生冷,或饥饱无常,或忧思过度伤脾,导致脾虚失于运化,以致水湿内生。湿为长夏主气,在潮湿闷热的夏日里,最易发生湿困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司等证。其临床表现一般为脘腹胀满、胸闷、呕恶、少食、便溏、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身热不扬、小便短黄、妇女带下量多等。治疗外湿可以使用芳香化湿为主的藿香正气制剂;湿热蕴结可见高热烦躁,口渴头痛,呕吐泄泻,舌红苔黄腻,多为盛夏湿热郁蒸,热重于湿之证,可选用十滴水、藿香正气类制剂。
总之,中成药有着其特殊的治疗规律,中药治病讲究的是对症、对病机,只有辩证准确,选方、用药正确,并合理调配使用才会有满意的疗效。所以,建议在服用中药前,最好先到医院找中医进行咨询,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药方或者选用中成药,切勿自行就诊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