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油有负作用吗?
根据中医理论,牛蛙油味甘、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补肾等作用。用于治疗妇女赤白带下、小腹冷痛、面色无华、身体消瘦等。由于牛蛙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有些人将其作为保健品使用。
但有医学专家指出,用蛙类的脂肪作为药品或保健品,缺乏可靠的科学根据。因为一般水生动物其皮下脂肪的含量很少,蛙类更少。它体内所含的脂肪大部分是在肝细胞内,很少有脂肪组织(即油),所以民间所谓“油”,可能是蛙的脂肪与内脏、肌肉中的蛋白质混浊物,也可能是其体内的某种代谢产物。因此,用中药理论来解释牛蛙油的药理作用是值得商榷的。
据医学专家分析,蛙类一般以害虫为食,体内易有农药聚集,同时其生活水体、环境常有重金属污染,所以,体内常有铅、汞等重金属残留。人们如果长期食用蛙类油脂,上述毒物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机体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消化、造血系统及肾脏功能。
另外,动物内脏是机体分泌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多毒物和代谢废物都通过肝脏解毒、肾脏排泄。蛙类虽然身体小,内脏器官也不发达,但其脂肪、肝脏、肾脏、胃肠道内仍可能积聚相当数量的毒素、代谢废物和细菌,人们过量食用这些器官很可能诱发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