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盐了为什么好吃?
我们从食盐的本质开始分析。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含有10个阳离子和10个阴离子。当它溶解在水里时,形成了钠、氯离子的溶液,也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 如果仅仅这样,那它仅仅是化学物质,并不能为菜肴提鲜。但食物本身的鲜味就来自于氨基酸和肽类化合物。它们或者来自蛋白质的降解,或者是组成核苷酸、嘧啶等单体。
这些含氮的有机物遇到氯化钠形成了络合物或者配合物,使得原本的无色或者淡色物质呈现出蓝色或者深蓝颜色改变,从而给人“增鲜”的视觉刺激,而人本身就会对鲜艳的颜色产生喜悦与享受的感觉。于是我们觉得这个菜有味了,好吃多了。
其次,我们从味道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加碘盐。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加碘盐的成分除了氯化钠还包括碘化钾。 而碘化钾碰到胃酸就会形成碘离子。 当碘离子通过消化道的时候,如果恰好被吸收到细胞内,那么就会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该激素能够调节钙、磷的新陈代谢。
人体血清中钙的增加会抑制钙三醇的产生;血清中胆固醇升高也会减少维生素D3的形成。这两种物质都是促进骨骼中钙离子释放的重要激素。 血液中钙的增加被抑制,骨钙就被持续调动来补充到血液当中满足人体的需要。而甲状腺作为控制基础代谢率的主要器官,此时则不得不增加甲状腺素分泌量,以此推动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来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以此来弥补因血钙上升造成的机会损失。
也就是说加了碘盐以后,我们的身体为了平衡血钙,可能会额外消耗大量能量来合成各种激素,从而增加了基础代谢,而我们本来用来储存钙的骨骼则会遭受侵蚀,原本应该附着在钙上的维生素D3则可能因为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而被削弱。 这虽然可能是人们吃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病变甚至癌症的生理学原因。 但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过程——为了从甲状腺上减少的损失可能远远大于从骨骼上得到补充的数量。 所以,长期吃加碘盐未必就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