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哪些家常菜?
无锡素以鱼米之乡著称,这里的饮食口味与上海一样,讲究甜味,由此也形成了独具风味的"无锡味",这种口味体现在各式菜肴的烹调上,其特点可概括为鲜、嫩、香、糯、酥、油。
鲜:讲究"鲜咸回甘",咸淡适口,使肉菜鲜香酥糯,素菜清脆甜嫩,因此,不仅本帮人喜欢吃,也适合于全国各地的来客,是南味北味之间的过渡口味。如清炖太湖白鱼、清汤鱼丸、手剥虾仁、清炒鳝糊、生炒鳝糊。糯:"糯"是无锡人最爱吃的口味,在饮食中,无论是炒菜还是煨汤,总要放上几颗熟猪油,以使汤质润滑和菜质更加酥软、糯。有糖蟹、糖醋排骨、生煎大闸蟹。油:"油"实际上是甜味的载体,也是酥脆味的主要成分。无锡人爱吃甜和油,是长期水稻高产及鱼类的丰富使人体维生素与无机盐得到充分营养与满足的缘故,而多吃甜又可补充能量。无锡小吃历来出名,有蜜枣青鱼、爆鱼、鲜肉汤圆、生煎虾饺、煎馄饨、生煎大闸蟹等。
1、无锡排骨。无锡排骨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此菜在制作时,糖色和炖排骨的那口锅都有讲究。首先,糖色要用古法熬制,而且需要全程手工烹制,只有通过这种熬制,做出来的糖色黏稠度才会合适,而且口感有回甘。其次,炖排骨的那口锅必须是无锡当地特制的砂锅才可以,这样的锅传热均匀,而且炖出的排骨味道更酥。
2、清蒸河鳗。鳗鱼在江浙一带是极富营养价值的一道美食。清蒸是江浙一带惯用的烹饪手法,清润又少油,原汁原味。在江浙一带,人们习惯将鳗鱼称为"脚踏鱼",因为鳗鱼生活在水草丛生的塘底,人们在捕鱼时,经常会被滑溜溜的鳗鱼钻进脚趾缝里,所以就称其为"脚踏鱼"。清蒸河鳗是无锡最出名的一道美食,无锡人吃鳗鱼是将其切成一段段后在水锅里汆一下,在盘中摆成蓑衣状,上锅蒸熟调味而成。这道菜的主要烹饪技巧在于火候的控制,火小了,鳗鱼不熟;火大了蒸老了,鱼肉硬了,所以无锡人做清蒸河鳗最讲究“恰到好处”。
3、无锡酱排骨。做酱排骨最重要的就是酱料的配制,酱油、八角、小茴香、桂皮、红糖等按照适当的比例烹煮而成,将新鲜的猪肋排骨下锅文火细焖,1小时后出锅。
4、金桔贝肉。它是用江浙一带特有的金桔与鲜贝肉一起烹炒而成,甜酸开胃。
5、太湖船菜。太湖船菜源自清咸丰年间一个在湖上以船菜接待四方游侠的女子邵丽君。据说慈禧太后曾经乘船游览太湖,就指名点了邵丽君的船菜。“邵氏船菜”以船为“厅堂”以篷为“帷幔”以河浜为“客厅”以桨橹声为“乐曲”而得名。太湖船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摆盘颇有讲究,有“八仙过海”“渔舟唱晚”“水上鸳鸯”“双龙抢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