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酱豆怎么做好吃?
“何以解忧,唯有辣椒!” 身为一个四川人,在酱缸旁长大,对豆瓣酱那是一往情深、情有独钟啊…… 记忆中,老家院里总是放着几个大缸,里面泡着各种各样的菜(泡菜),其中最大最醒目的那个缸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甜面酱”。这缸里的酱就是用来做回锅肉、麻婆豆腐等菜的最重要的调料之一。 以前家里做的都是纯天然发酵的酱,味道和现在市面上卖的有很大不同,更香也更咸一点,我最喜欢用这种酱炒青菜,那滋味至今让人怀念。
后来出去读书,离开了家乡,就很少有机会吃到那种味道的酱了,市面上的酱不是太咸就是太稠,再或者就是有一股奇怪的气味(后这两种气味我怀疑是添加剂的作用),总之再也不是记忆中的那种酱味。 后来工作了,有次去成都火车站接人,看见路边有卖“郫县豆瓣”的,突然想起小时候的味道,就买了两袋回去,煮了一锅面吃,嘿,还真好吃~
再后来进了互联网行业,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开始尝试购买高端食材,在一次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了“李锦记”牌子的甜面酱,好奇多少钱一袋,于是就打开包装准备结账,一看价格顿时有点震惊,8块钱一块多钱呢,不过转念一想,人家可是百年老字号,质量应该有保障,而且味道也确实不错,也就安心吃了。
最近一次吃地道的甜面酱,要追溯到五年前,去北京出差,在朝阳区某胡同里找到一家很小的面馆,点了一份炸酱面,面吃起来相当劲道,酱的味道真是好极了,微甜,但又不腻,吃完之后忍不住连连称赞。
离开时我问老板这是什么酱,老板说这是 “自己蒸的” ,说完淡淡一笑,继续忙去了。
用具:晒罐或坛子数个(晒罐密封比坛子更好)。原料:黄豆数斤、食盐、白酒、酱豆腐数块、臭腊肉若干。
制作臭酱豆的方法
1、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一、二天直至泡烂,期间要换清水一次,然后用大火煮熟。
2、待煮好的黄豆不烫手时(大约50℃左右),将黄豆分别装进晒罐或坛子,每装一层黄豆就抓一把食盐(多放点无妨),装好后用高粱杆或稻草等盖好,然后放进冰箱进行发酵,每天取出翻拌一次,大约5天后即可取出,这时黄豆已发臭,根据需要可多腌制几天。
3、从冰箱取出的臭黄豆,如天气晴朗,可直接取出晒,如天气不好要制作,可用大锅加水烧开,然后把臭黄豆倒进锅中煮开,再用筲箕过滤出汁水,把汁水倒进盆中冷却,期间可加入切成碎块的酱豆腐和切成薄片的臭腊肉继续发酵(一般加两、三块酱豆腐和二、三片臭腊肉即可,此为制作臭酱豆的核心内容,要多做试验,以确定最佳数量,如不能肯定也可多加点,毕竟酱豆腐和臭腊肉都有很大的食欲诱惑)。
4、如天气晴朗,则把全部臭黄豆倒进晒盆进行“发酵式晾晒”,具体方法是:晒盆中先装5厘米厚的臭黄豆,倒入冷却好的汁水并浸没黄豆,再在其上面盖上薄纱布,可继续倒入汁水,最后在盆上盖一晒盘,但不能压上石头等重物,以防压烂臭黄豆。第一天中午,把盆中汁水倒掉,并把黄豆翻拌一次,然后如法倒上新汁水,如果汁水剩下很多,可倒入盆中,加水后继续用文火煮开过滤得到新汁水。后面则每天翻拌一次,继续倒上新汁水,大约5天后即可晒干。
5、如果晒盆中只装了3厘米厚的臭黄豆,可在臭黄豆上直接撒上一层薄薄的干黄豆,然后倒上汁水,同样盖上薄纱布,在上面盖上晒盘进行“发酵式晾晒”。
6、如果汁水不够,可加水后继续用文火煮开过滤得到新汁水。晒好的臭酱豆,用生黄瓜片蘸之食用,其味爽口,可口,诱人欲罢不能;配稀饭食用更是一绝,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