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怎么拌好吃?
2800多年前,在中亚细亚的某片草原上有个游牧民族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古格王国(约在前7~公元17世纪)。这个王朝的统治者非常喜爱蔬菜,尤其是在他们建立的首都札什伦布寺旁边,有一座叫作“哲蚌寺”的大寺庙,里面住着众多的僧侣和大量的女喇嘛,而女喇嘛们不仅每天要做大量的宗教仪式,还要从事纺纱、制衣等手工劳动,因此在饮食上就有了很大的需求,而当地蔬菜紧缺,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女性劳动力对蔬菜的需求。
于是聪明的游牧民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困境,那就是把蔬菜种子带到寺院里,由僧侣们亲自栽种蔬菜,以便供女喇嘛们在饥饿的时候食用。据说,当时在寺院周围的地上、石头上甚至墙缝里都种植着各种蔬菜,当然也少不了最受人喜爱的青菜(上海人称之为“小青菜”“青菜”)。 不过,后来却有了另外一件让统治者头疼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蔬菜种子也被带进了中国。虽然一开始中国人对此并不热衷,但到了汉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一些胡商将西域的各种蔬菜水果带入中原地区进行贩卖,其中就有着菠菜、胡萝卜、香菜、菜豆之类的蔬菜。
或许是由于蔬菜不易保存的缘故,古人并没有大量栽培这些外来物种,只是将其作为食材加入到平时的饭菜中。直到元朝初期,北京附近的人用萝卜、香菜等做馅,包出了一种新式的饺子,这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水饺”(北方人称“饺子”)。到了明朝末年,在中国南方出现了“青菜头”这种植物,它就是现代芥菜的祖先。由于芥菜是一种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很快,而且结出的菜头可以生吃,因此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欢,并在明末清初时开始在民间普及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国人自己培育的蔬菜外,还有一种是来自于印度的蔬菜,它在中国的食谱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就要数豌豆了。早在公元前546年,豌豆就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而在汉武帝时期,还有人从印度引进了绿豌豆。不过,那时候中国人吃的豌豆都是野生的,或者叫做“青豌豆”。直到南宋时期,由阿拉伯人引入我国栽培的豌豆才有了新的品种,这种圆粒豌豆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做成菜肴,在烹饪方面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