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壳有什么作用?
这个,应该这么说吧,用蛤蜊壳来入药,在中医里是有记载的。 比如清代名医张璐所著《本经逢原》中有载: “蛤蜊壳,咸、寒、无毒。镇肝补肾,定惊明目。治阳亢眩晕,消渴,淋浊,痔漏。” 还有清·王士雄撰《随息居饮食谱》中也有记述:“蛤蜊,甘、凉,润五脏,止消渴。生痰动风,散血行水。为痿躄、脚气之良剂。” 至于现代的药理学研究,我实在查不到关于蛤蜊壳的相关文献了,只有劳烦题主再多花点钱,买一些更好的药材学了~毕竟现在这些年轻医学生也没几个愿意花时间翻古籍的了… 当然如果只是平时拿来吃,那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说明我不是中医,对中药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和临床所见。 但就我所知,在西医里,甲壳类动物(包括贝类和虾米)所含的钙可能处于离子状态,因此可以轻易通过胃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里,进而发挥其营养价值。 所以既然能食用,那么从营养价值上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要是说到药用价值,那就得另说了。 因为药物跟食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可以专门去毒的,后者是不能的。 也就是说,从药用价值来讲,这些钙质一旦进入身体,是可能有沉淀形成的,而这种沉淀如果积聚过多,有可能是会产生副作用的。 具体什么副作用,就得看是什么药了,如果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那应该就是促进钙质吸收;但若是解毒的,那就应该是排除钙质了。
总之,在我看来,作为食物,没问题,可药用,还得再研究。 以上都是基于我作为一名医学生的理解,仅供参考。最后是否使用,还请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