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梅有什么作用?
梅,古称 OE,“霜降后釆枝上梅子,盐渍曝干,收黄黑者。”(《本草纲目》)又名白里消、乌梅、酸栗子。
炮制工艺:
先将盐与甘草加水适量,煮至甘草所含生物碱溶解于汤液中,再加乌梅煮透,取出梅,晒干,捣碎。其成品呈不规则碎块,呈黑褐色、气特异,味酸咸。
中医认为:梅花味酸,性平,入肝、脾、肺经;乌梅性温、味酸涩收敛,归肝、脾、肺、大肠经。
梅味极酸而气香,酸能泄能收敛,香气横行而散。横逆者,泄之使顺,疏泄以解郁;沉滞者,散之使畅,行散而畅气机,又因梅性芳香有化浊之功,故用之醒脾化浊。其味极酸,有酸能除热之功,可柔肝泄热,酸敛肺气,敛肝之疏泄,泄肝木之热。
《本草汇言》记载:“乌梅,敛肺,涩肠,下气,断疹。盖肺受火邪,或受风寒,致令上焦耗损,胸膈逆满短气,内伤久咳者,用此酸可收之,苦可泄之,涩可行之……”
《日华子本草》亦言其能“下痰”。乌梅性味酸、涩、平,善入脾、肺二经而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
《名医别录》谓乌梅能“去热烦满,安心”。
《日华子本草》谓乌梅能“除劳,开胃”。因此,临床上常将“清脆梅”,用于嗳气,叹息,恶心,脘痞,泄泻,以及肠燥屎结,咳嗽,盗汗者。
如治肝肾气逆,心下痞满,咳逆呕吐者,可配伍茯苓、紫苏、黄连、泽泻、半夏等药同用(《本事方》清脾汤)。
如用于肺虚、脾虚所致之慢性咳嗽、泄泻,可加党参、白术、补骨脂、蛤蚧等药。
如用于嗳气吞酸,可单用“清脆梅”含化;或配伍乌贼骨、瓦楞子等,制成丸剂吞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含有鞣质止血、止泻、抗菌、收敛;并含柠檬酸、苹果酸、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能止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