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酱怎么做好吃?
【豆腐酿】 夏天是吃豆腐的好季节。做一道【豆腐酿】,鲜香嫩滑,唇齿留香。 食材:北豆腐、青椒、小米椒、蒜、生抽、老抽、白糖、陈醋、淀粉 做法:
1.青红椒洗净去籽切块、小米椒切圈、大蒜切片备用; 2.北豆腐清洗干净,切成厚片,用勺子掏出棉絮状的豆腐泥(这样方便入味)备用;
3.取一个小碗,调入适量生抽、老抽、陈醋、白糖和淀粉,调成酱汁待用;
4.油锅烧至5成热,放入豆腐块煎至两面金黄盛出控油;
5.另起锅加油,放入蒜片爆锅,再放入青红椒和小米椒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酱汁,大火烧开;
6.放入煎好的豆腐块,轻轻翻拌均匀,让每块豆腐都裹上酱汁即可出锅。 小贴士:
1.没有北豆腐就用普通的豆腐;
2.调酱汁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减调料的量;
3.豆腐下锅煎制的时候一定要小火慢慢煎,以免烧焦或粘锅底。
我们做酱,通常选择在初秋天气不热,虫子又基本消失了的时候。酱缸可以就地取材用农村的高粱杆儿扎成,把上面的皮剥下来,用高粱皮做酱缸,非常实用,也非常环保。 做酱要用大豆,把黄豆泡上三四天,泡透,用水冲洗很多遍,再上磨盘上磨成酱坯。
在大锅里,底下垫上篦子,用大火蒸上两个小时左右,把酱蒸熟。把酱稍微放凉一点,然后往酱缸里装,再放上半宿。
第二天晌午,把这酱从酱缸里挖出来,先打上一个拌帘儿,再把这酱分成小块儿,晒在酱棚下,酱棚下不透阳光,酱正好晾在那儿,晾上三五天。
在酱坯稍微干一点儿的时候,要把酱再揉在一起,揉到很实、很硬的程度,再往酱缸里一放,撒上点盐。再用高粱皮盖上。在酱棚下晒上半年一个月左右,酱坯就长上绿色的毛了,这就是酱曲儿,就是酱的曲种。把上面这一层毛用瓢儿捞出来,用刀剁碎。
把酱缸里所有的东西倒出来,然后把酱曲儿、盐再加一半的水,全倒进酱缸里,然后用这高粱皮把缸盖上。
每天早晨、晚上顺时针、逆时针用这柳条子或者高粱皮打上二十遍左右,打到酱稍微有一点儿粘、有一点儿稠,有一点儿味儿了,然后每天再早晚各打十遍左右。酱打好了,一般在夏天的七八月份,打出来的酱,非常鲜美。从秋天开始做,第二年夏天才能吃到。但是,来年新酱做好,旧酱仍然可以吃,这就是过去农家的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