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御膳真的好吃吗?
先放结论,御膳真的挺好吃的(如果吃到的东西质量好),但跟老百姓吃的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首先说食材,朝廷的粮草钱真是不算太亏,就拿明代来说吧,明初规定,各地进贡的新鲜食物,只能占贡品的一半,剩下的半拉得拉到京城卖。比如说福建进贡的大米,得拉到北京变卖之后再采购其他的新鲜食材。这就是为了保证京城的物资供应充足、新鲜。到明朝中后期这个比例已经变成了1比9,也就是10斤粮才能买到1斤的鲜货,成本之高可见一斑。 除了新鲜的食材之外,还有很多干货也可以做出美味佳肴。比如干香菇,在烹制过程中可以释放出独特的香味,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些也是构成美食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即使是在缺食少粮的灾年,皇帝的饮食依然十分丰富多样。
第二是厨师的团队,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御厨团队其实是分好几批的,比如说“内庖”负责做普通朝食,“外庖”负责做珍馐美馔,而专门的点心乐队又负责制作精美的糕点甜品。光厨师团队就有上百人,更不用说还有采办、库官之类的人员。不过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厨其实很少,大多都是由太监担任,因为太监不能生育,所以在饮食这方面反而没多少规矩限制。而且太监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也早就练出了自己的一桌菜。
第三是烹调方法,这主要是为了防微杜渐,保证食品安全。毕竟在古代,厨房可是细菌病毒滋生的地方。为了减少食物中毒的概率,很多菜肴都是采用“熟饭制”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大米或者其他食材煮熟之后晾干,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下锅炒制或者炖制。这种方法现在仍然在使用,只不过用的辅料不同而已。
最后说一下可能大家关心的调料问题,其实很简单,主要的就是酱、盐、油,少量香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重口味可能难以享受到帝王的待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