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笃菜怎么做好吃?
倒笃菜的起源,可追溯到宋朝时期的南方地区。据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载:“盖南边臭豆腐,北边倒笃菜”,可见当时此二风味南北已有流传。但真正盛行于民间,似乎还要等到清朝时期。 在清代康熙年间的饮食著作《调鼎集》中,便有关于“腐乳新制法”的详细介绍,并有“其制虽简,惟色味俱佳,经久不坏,乃为至妙”的赞语。倒笃菜在清代已经深得人们喜爱了。 清道光年间,福州人林嗣环所撰写的笔记小说《沧浪诗话》中,有一则有关“倒笃菜”的文字:“近时有‘倒笃菜’者,以芥菜、大蒜、豆腐、香菇、丁香、桂皮置瓷坛中,封固,露阴处,旬余即可食。咸鲜适中,余韵无穷。”当时福州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倒笃菜的制作方法了。 至于为什么叫“倒笃菜”,据说是因为制作时,要把切好的芥菜及香料倒进坛子里,然后密封起来,让芥菜受香料之“熏陶”,因此得名。
那么,为什么这种来自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会在福州大受欢迎呢?这与清代福州地区普遍流行的素食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时的福州,有大量的僧侣和信众,而寺院往往同时也是烹饪爱好者,他们经常将蔬菜进行加工制作成美味佳肴。像倒笃菜这样用素菜制作而成的美味,自然是备受推崇的。 在民国时期的福州,甚至还有人把倒笃菜誉为“素馔之王”。
不过,虽然现在的佛教信仰者多为女信众,但在民国之时,僧侣依然是吃荤戒素的。所以,当时的女主人往往亲自下厨,烹制具有别样风味的菜肴款待佛堂的僧人。于是,类似倒笃菜这样的“小荤菜”,就受到了女居士们的特别青睐。而且,由于用料简单,制作简便,无论荤斋菜肴,只要有了这些原料,就能做出一碗风味独特的汤羹。因此在清末民初之时,不仅福州,就连江南各地,都有不少人在家自己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