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茶怎么做好吃?

牟珍涵牟珍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米茶的由来,可追溯到唐朝。据传,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次在途中遇到一位僧人,两人便结伴同行。晚上住店的时候,因为僧人只吃“野饭”,所以王维就自己做了一个“米粥”来招待他,并由此写下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其中“野饭”和“米粥”指的便是现在的大米饭和米汤(即大米粥)。可见得大米茶的历史悠远。

那为什么还要把“大米茶”称之为“舶来品”呢?这主要是因为制作工序中最后一步——炒茶,这一道工序是引进的。 旧时,人们是用“石磨”来推磨制成粉状的大米。而现在的机器化生产,一般都是先用机械将大米浸泡后,再打成米浆,然后通过蒸制或煮沸,做成米饭。最后,将煮好的米饭翻入锅中,撒上白砂糖,用小火慢慢炒至水分蒸发殆尽,变成膨松酥脆的金黄色大米饼,这个过程和日本茶道的“炒青”非常相似。“炒茶”这道工序也被视为引入的日本茶道文化。

虽然“炒茶”这个工序是引进的,但我们喝到的“大米茶”却依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味。毕竟我们的祖先早已掌握了用火这项技能。利用炉火的高温,可以蒸煮出美味可口的食物;也能让水分蒸发的更彻底,令食材变干。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大米茶”可以说是“中国味”十足的“舶来品”了! 而这种“舶来品”的风味,也深受大家喜爱。直到现在,每逢夏季,各大杂货铺都会卖新鲜出炉的大米饼。买回家用开水冲泡,就是一碗消暑佳品。

宗政佳萱宗政佳萱优质答主

大米茶:

1、材料:干黄豆100克、薏米50克(两者都炒熟)、大米500克(略炒)。

2、做法:将前两者与大米一同磨成较细的粉末(不很细也没有关系),每次取一匙,加入一匙生花生米末,用开水冲泡。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除烦、聪耳明目。

注:上举是较平和的茶饮方,一般人都能饮用。但是,中医认为疾病和体质存在寒热虚实的辨别,治疗应“辨证论治”(实即“对症下药”),因此对有症状和有明显体质差异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此外,制作茶饮方的米也应依不同症状和体质选择不同特点的米。一般说来,糯米滋补作用较强,脾虚的人可多用一些糯性米,如糯米、血糯米、紫米等;若脾虚有湿、消化不良、平时容易出现腹胀便溏的人,则宜用健脾利湿的薏米、粳米、水磨粉等;若形体消瘦、易上火、便干尿黄、有“热”的人,则可多用香砂、马齿苋、栀子、灯心草之类清热消滞的药,少用糯米等滋补性质的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