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放碱好吃吗?
我是北方人,在北方我们这里端午节吃甜粽(枣粽)或咸粽(豆馅粽、火腿粽),不过我最喜欢吃的却是灰水粽。 将糯米用“灰水”浸泡后煮熟而成。这里的“灰”不是烟囱里的灰尘,而是特指烧柴火的灶膛里扒出来的草木灰。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平时很少能吃得上米,只有在过节日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所以,像过春节和清明节这种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会提前好几天煮上足够的米面,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甚至半个月一个月的都有。不过这样的日子在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已经随着岁月远去的传统小食:灰水粽、煎堆、油角。虽然做法比较复杂,口感也没有现在市场上的粽子那么细腻软糯,但是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煎堆油角的做法跟粽子完全不一样,不属此题讨论范围) 先来说说做灰水粽的原材料吧,其实就是我们江南地区特有的粽叶——新鲜苇叶。不过,因为现在采割芦苇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上卖的新鲜苇叶也越来越少,有时候买到了也可能会被发现是干苇叶。但无论是新还是旧,它的用处是可以通用的。
除了粽叶之外,就要数“灰水”最重要。制作“灰水”的主要材料是石灰粉和水。不过,在做灰水之前还得将石灰粉调成糊状,这样才方便加水搅拌。 做好的灰水煮沸后就会凝结成块,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在水里溶解,这时候的水就是用来泡糯米、焖糯米的特殊材料了。 用灰水浸泡的糯米再煮熟后会变得特别黏稠,而且有股独特的青草香味。
可能您会问为什么是用灰水泡而不是直接用石灰呢?我觉得可能是为了避免石灰直接跟淀粉接触导致发硬难嚼。 不过,用灰水做出来的粽子吃起来确实有点涩口,不太爽口。为了让自己做出的粽子味道更好吃一些,我就试着往里面添加一些其他的配料。果然,这样做起来效果更好!
我在锅里蒸熟的粽子 除了添加白糖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添加豆沙、八宝等馅料。 当然啦,自己做的灰水粽可能比不上市场上卖的粽子那么大个、那么圆润,也没有那么多花哨的配料。但是,吃着这样亲手做的棕子,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