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用什么功效与作用?
紫苏对于咳痰感冒、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高血压、胃寒、风疹等患者有良好功效,其中对伤风感冒疗效最佳。
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有宣肺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紫苏含多种挥发油、氨基酸及黄酮类等成分,其中有紫苏醛、紫苏醇、黄樟醚、丁香酚、薄荷醇、蛇床酮及维生素A等。
紫苏对呼吸道及肠道疾病有独特疗效,同时又能对抗病菌,并具有镇静、降血压以及扩张血管的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炎症、高血压、消化道疾病、腹部绞痛、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等症。
在食用紫苏时,若治疗风寒感冒时,可与生姜、葱白煎服。
治疗痰多咳吐不爽,可单用或将紫苏与半夏、桔梗煎汤温服。
紫苏除了能入药用于疾病治疗外,还可作菜肴或调料用。如新鲜紫苏叶能作拌菜或制馅、酱渍;用紫苏的嫩芽或嫩叶切细,可做鱼鳖之类腥味较重的菜肴的调料,可使异味消失而清香四溢,味美可口。如果将紫苏与豆豉类配伍煮汤,喝后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之妙,特别适合于身体虚弱、伤风感冒及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患者饮用。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者,可用鲜紫苏叶适量捣烂后,加热白酒并煎煮后熏洗患处,每日数次即可。
紫苏入药,一般每次用3——10克。紫苏的特殊成分,对有些人能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体质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