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怎么吃功效与作用?
秋季正是吃白果的季节,白果即银杏树的种子,但需注意,不可生食或多吃,中医认为白果性味甘、苦、涩、平,有毒,有敛肺定喘、止带、杀虫之功。如《本草纲目》言其“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止带浊,制诸药之毒”,《本经逢原》言其“治痔疳虫牙”。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果仁含有脂肪、还原糖、无机盐、维生素及银杏酸、银杏醇、白果酚、白果苷等,有祛痰、平喘、解毒、抑菌、止带等作用,并可保护肝脏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异常、虫牙、虫毒等。可煎服,9~15克。
白果虽好,但需注意,不可生食及多吃。如《本草纲目》就指出白果“熟食过百颗亦死”,《中药大辞典》认为“生食30枚即可中毒,煮熟30~40枚也可引起不同程度中毒,一般于数小时后出现症状,除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外,可有阵发性抽搐,痉挛,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一般应生用3~6枚,煮熟用7~15枚,且一定要熟透,小儿不要超过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