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鱼怎么做好吃?
铜鱼(学名:Habrodiscus aureolus),又名铜鱼子、铜鲫鱼、金鲫鱼,是鲤目鲫科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主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浅水中栖息。体色主要有银白色与金黄色两个类型,背部黑色或青灰色,腹部有黄色或橙黄色的斑点;背鳍、胸鳍和腹鳍的颜色较体色深一些。 铜鱼属杂食性鱼类,以食物中的细菌、藻类为食,也摄食一些小动物。因其个体小,生长缓慢,肉细嫩,无腥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自然水域中,主要食物为水生植物碎片、藻类等。人工养殖时,主要喂以糠麸、豆饼等碳水化合物,以及虾粉、蚕蛹粉等动物蛋白质饲料。[1]-[5] 我国最早记载的铜鱼见于唐代著作《海鱼志》中。宋代苏颂《图经本草·鱼品》中有“赤鲋”一条,明代《闽中海错·鱼品》中又有赤鱼、铜鱼等名称。现今各地水产部门所编撰的鱼志、海鲜手册中,该品种皆以铜鱼为名。 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十九“铜鱼”条中说:“今人谓之銅魚,謂其色如銅;又稱爲金鯽者,謂其形如鯽而色金黄。然金鯽之名不甚得法,蓋魚之身本黃色,惟兩側銀白如鱗,自喉至尾柄盡屬銀白色,唯頭頂及眼上緣有一道黑線耳。若全為黃色則為異種矣。” 古往今来的文人们对于这样一条小鱼都颇费笔墨进行描述,足见其颜值之高。
作为传统淡水养殖鱼类,铜鱼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目前,我国的铜鱼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其中,湖南省沅江市的洪江市,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水温、溶氧量,以及丰富的水草资源,使这里的铜鱼养殖业迅速发展,并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对野生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水域中野生铜鱼的资源逐渐减少。同时,由于捕捞、水域污染等因素,致使铜鱼产量下降,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一度猛涨。人工养殖铜鱼成为解决市场需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