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粥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中医饮食疗法讲究以形补形和辨证施补。用谷类食物治病,有悠久的历史。薏米古称回回米、茨米、起英,药用称薏苡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含有薏苡素、薏苡烯、薏苡氨基酸及精氨酸等。具有健脾清热、祛湿缩尿、通便美肤、抗皮肤肿瘤、抑菌消肿、降血糖等作用,是集营养、食疗、药膳于一身的保健佳品。
用薏米做保健药膳方法很多。可用薏米50~100克,熬汤或煮粥喝,分1~2次服完;或薏米研末,每用15~30克,煮粥食用,适于脾虚泄泻、小便不畅、水肿、风湿痹痛、皮肤湿癣等。
现代用于慢性肠炎、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糖尿病、高血压病、肺结核、癌症、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湿疹、风疹等都有一定疗效。
妇女乌发生发,可用生薏米500克,苍耳子100克,紫草50克。将生薏米与紫草同捣成细末,苍耳子煎汁与薏米粉和匀,做成小丸,每晚临睡时烫洗头发,有去头屑、乌发的功效。对黄发脱发也有治疗作用。
薏米粥,是将薏米去壳,除去外层薄膜,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成400毫升的稀糊粥。或用薏米30克与大米100克煮成。对于经常腹泻,大便次数多而不通畅,或大便夹有粘液、脓血,特别是骶腰部疼痛、经久不愈、难以忍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一般服10~20天后,疼痛即觉减轻,其余症状随之好转,2个月左右大多痊愈。
此外,用薏米30克、绿豆30克,煮粥食用,对湿疹、风疹、痱子、酒醉、疮疡疖肿和肿瘤、癌症、肝硬化水气浮肿、黄疸、神经衰弱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注意的是,服用本品,不宜与荞麦同食。由于薏米性凉,故寒痰咳嗽、腹痛便溏、小便多者忌服。